中国的大学有学园祭吗?

栾政栾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在几所名校都读过书的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园祭”;但是,有一些学校尝试过举办类似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所谓的“学园祭”其实是一种源自日本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其本质是“以社团活动为中心的学生自主管理”。这一形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3年的日本东京大学。从那时起,每年春天,各大学都会举行各种社团的展示和竞赛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学园祭”。这些学园祭一般都有固定的节日,比如春季的“文化祭”、秋季的“体育祭”等。而“文化祭”又分文学、艺术、音乐等等,各个学部都有自己的“部活(学园祭的简称)”。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增强自己的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学园祭”活动,很多学生的大学生活就会失去很多色彩。每年的学园祭都是学生们最期待的时刻。 但是,这种学园祭的形式是否能够搬到中国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与日本不同。在日本,大学的入学考试通常只考学科课程,而在中国,高考除了考学科知识,还要考学生的文理倾向,从而决定考生进入哪所大学学习。大学招生时依据的主要指标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普遍偏重理论知识,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则相对薄弱。一旦脱离了老师的监管,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课余时间提升自己。所以,很难想象他们能组织策划出精彩的学园祭活动。

第二,中国的大学普遍规模很大,学生人数众多。如果采取像日本那种小班化教学模式的话,每个班级几十个人,老师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学业指导。但是,目前中国的大多数高校还是以大班制教学为主。一个老师要带好几个甚至十几个班级,根本无暇顾及到每一个同学。就算是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老师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即使是中国成绩最好的大学里,学生们普遍反映老师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个性化指导。没有老师指导的学园祭,就像没有爸爸妈妈监督的孩子,虽然长大了但是却缺乏主见和能力。

第三,中国是应试教育,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不断接受升学考试的压力,从而失去了很多探索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到了大学,大多数学生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上,准备将来继续读研究生。很少有学生能从本科阶段就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所以,即使是相同的兴趣爱好,中国人和日本人对待的方式也往往大相径庭。 中国也有学生会组织类似于学园祭的活动,但那只是学生会部门间竞争性活动的延续——例如学生会内部会设立一个学生活动中心,由该中心来组织和举办各种学生活动。但这些活动和真正的学园祭还有一定差距。

也许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有一天中国也能出现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生校园文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