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移民是什么意思?

湛诗琳湛诗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新移民通常指从大陆(内地)到上海来发展或定居的人,也称“沪漂”,网络新词。 与“北漂”“海漂”一样,是新式名词。“漂”在这里是“漂泊、流浪”的意思,用来形容那些背井离乡外出来到异地打拼、寻求发展的人们。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汇聚世界各地的人,也就有各种称谓。例如,把在沪工作但无户籍外来职工称之为“新市民”;在沪就读的外地学生被称为“外地生源毕业生”或者“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等。 “新移民”这个概念涵盖面则更为宽泛,除了以上两类人之外,还包括因婚姻等原因在上海落户的外地人以及拥有上海户籍但在国外求学工作的“海归”等。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上海市生活、学习或者创业,并拥有上海市居住证。 在上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新移民”所占的比例达到49.7%。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面至少有5个是“新移民”。

作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大量人口涌入上海无疑会对城市的各方面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发展这座城市的新移民群体,也是未来上海市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2035年建成全球卓越城市目标的确立,上海的营商环境也将继续优化。对于新移民来说,上海的未来充满希望。

辛沅辛沅优质答主

上海新移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上海新移民,指建国后迁入上海,且获得上海户籍者。包括各省外迁入沪的干部、支边返沪知青、返沪“三侨”、大中专毕业生,下放知青、大板队和各种建设者、大返城等及其随迁家属、子女。以及1987年以后引进的海外留学人员等。

狭义的上海新移民,仅指从外省市迁入上海的外来人口。建国后,外省市迁入上海经历以下阶段。

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从全国各地迁入上海的主要是干部及其家属子女,还有一定数量的知识青年和海外归国人员。

大跃进”期间,因工业建设和其他基本建设需要,从全国各地特别是江苏、浙江等地招收了大批工人、学徒,并携眷来沪。

自1960年起,根据中央关于上海收缩分散人口和支援全国各地建设的决定,上海先后外迁人口169万人,其中外迁支边青年67万人、大中专学生32万人、其他青年25万人。

1961-1965年,从各地迁入上海的主要是“三线”基建工程兵和到全国各地院校深造毕业回沪工作的学生及其随迁家属子女。

在此期间,还从原市郊(县)和川沙县、南汇县及外省市一些地区招收、迁入大批工人,并迁入少量因工作需要和家庭原因回沪的原沪籍人员。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人口外迁和迁入工作一度停顿。1973-1976年,从河南、安徽、山东、黑龙江、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甘肃等10多个省调入上海工人40.37万人,此外,外省市迁入上海的干部为0.48万人。

70年代,从外省市迁入上海主要为知识青年及海外归国人员。1977-1997年20年中,上海迁入人口总计331.83万人,年均迁入16.6万人,分别比50-70年代多增203万人和年多增4万人,增长1.54倍和3.33倍。迁入人口的来源地主要是江苏、浙江、安徽和河南等省,其中来自江苏的最多,占39.6%,其次是浙江和安徽,分别占14.0%和13.4%。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