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人就能出国留学吗?

玉茹依玉茹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前几天在地铁里被两个女人拽着衣角往回拽,两个女人一个三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均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看上去像刚跑完步或刚从床上爬起来。她们大声地说:“别误会,我们不是要偷您的东西,只是觉得您的气质非常像欧洲人……”她们指的是一个拿着背包、一个拿着大大的旅行箱的青年。那人被两个人喊住,站住了,转头怒视正在拽他的人。我没有听懂他们三个人的对话,直到我看到那个人的背包上刻着“剑桥”的字样。

留学,这两个字最近几年似乎已经不怎么被人尊重了,尤其是那些成绩不好或者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人,用讽刺的口气说:“不就是去国外留个学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说这些话的人,自己从来没有打算走出过舒适区一步,在他们眼里,只有“工作”和“生活”,根本没有“梦想”和“追求”。这些人甚至把“出国留学”和“丧失民族自尊心”当成等同的说法。

我在国外的时候,有一次一个西班牙年轻人来我的房间帮我修坏了的东西。他一边修一边跟我聊天,他问我:“Why don’t you go to study abroad?”(你为什么不去外面留学呢?)我惊讶于他这么小年纪就会说这么长一句话,且语法应用准确,并且很自然地用“go”而不是“to go”。但我说,这是因为我有工作,而且,我家里有小孩,我需要养家。他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之后,他偷偷地把他从马德里大学的物理系录取通知书偷偷塞给我。我震惊于他出色的成绩,更震惊于他居然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也许他父母能给他提供更好的生活,但他内心的声音告诉他是去实现一个更加远大的梦,这个梦让他兴奋得睡不着觉,甚至晚上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物理理论。

留学,这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超强的自制力。你要独自面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以及处理陌生事物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没有家人朋友的陪伴和保护。你同时还要保持不坠青云之志,不要让外界的东西轻易消磨掉你的斗志。更痛苦的是,你不知道自己离开故土后,能否在茫茫人海中突出重围,得到更强大更优秀的那部分人的认同。我认识的一个女生,绩点4.4,被剑桥大学研究生录取,她来找我商量去哪里做暑校,我想,对于一个从十八线小城市走出来的孩子,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她有无限的机遇,但同时又有数不清的压力、阻碍和茫然。

我曾经在剑桥访学。整个城市很小,小到走路一刻钟就能踏遍各大街小巷。但那又是很大的城市里。你会在人群中看到各种各样光鲜的人,这些光鲜的人里有刚工作不久就在剑桥大街上买房立业的小两口,有刚从世界顶尖大学研究生毕业,在剑桥大学任教的学者。这些剑桥毕业生每年大约招数百人,而剑桥的本科生可能就有几十万人,这是很大的一支留学队伍,但相比其庞大的学生和校友资源,他们依然只是其中很小的几只。

我知道的,那些已经在世界名校完成学业的,最终留在那里的人数也数不清,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早已接受了那里的人和生活方式。而留在国内的,不是去名校做导师就是去研究所做研究员。

我认识一个从剑桥大学研究生毕业回国的姑娘,她在一家银行工作。有一次,她的老师从剑桥去伦敦出差,顺便要见她一面。她推掉了所有的事情去见他的老师。老师约她在酒吧见面,她化了很漂亮的妆,穿了一条她在国内觉得最漂亮的晚礼服。她在酒吧等了好久老师才来,老师喝了酒之后连她的名字都不记得。他们看着对方,恍惚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但事实是他们彼此再相见的时间太晚,早几年也许他们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在英国的一年时间,我有特别浓烈的归心似箭的感觉,那种感觉来自于距离和陌生的力量。它推动我去更勤奋地学习、更深地挖掘自己心中的理想。我也深知,留学带给一个人的改变是极其深远的,它对人的阅历、思维方式和眼界都是难以估量的。但是,它并不会给你一个通往成功的保证,但当你回望来时的路时,你一定会发现,那段经历会让你的生命更加厚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