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哪些好学的专业?
目前,国内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开设计算机类专业的院校,第二类是开设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院校,第三类是开设自动化类专业的院校。 由于人工智能的学科内涵正在不断扩展和更新,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因此不同的学校对于该专业方向的理解不同,设置的专业名称也不尽相同,例如计算机学院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大多以“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命名;电气信息学院的该专业方向则大多以“人工智能与应用”命名;而自动化学院开设的该专业方向,名字最为多样,有的叫“智能控制与仿真”,还有的叫“机器人学”“机器感知与智能系统”等。尽管校名不一,但所设课程大同小异。 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为例,大二时学生需修读《微积分》《计算机图形学》《算法设计与分析》等专业基础课,大三后再学习《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优化理论》等多门专业课。该专业本科生主要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能力,并不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其定位不是研究,而是在掌握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相关概念、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应用能力和素养。为此,在课程设置上,除开设计算机、电子电气工程等领域的基础课程外,还增加了面向应用的模块化课程,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人机交互等。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熟悉重要的学术问题和研究前沿,具备从事人工智能应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基础的支撑,因此许多学校的该专业都对学生的数学功底要求很高,会在大一阶段引入大量的数学课程。比如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第一学期的课程就涵盖了《数学建模》《数值分析》《随机过程》《算法导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