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有随机过程,数值分析,随机矩阵,优化方法,金融计算等等,每个学期2-3门课。授课的老师都是很有经验的教授,讲解的内容很细致容易理解。我是在新南读了两个Master of Compuer Science然后移民过来澳洲的,一开始来的时候英语水平不太好,课堂里也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作业也是要查很多资料才能完成,压力还是蛮大的。
统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至今不足一个世纪,但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当时古希腊的学者们曾经使用“statistics”一词来对各国的政治状态作以“量化”的描述。现在,对于“统计是什么?”,人们的理解各有侧重。正如我们无法给统计学下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一样,人们对于她的理解都难免有一些“统计味儿”:英国学者Bain一言以蔽之:“统计是一门艺术”。而著名的美国学者摩尔则认为:Statistics is the science of collecting,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也就是说“统计是从数据的采集到分析再到解释的一整套科学方法”。我国有学者归纳到:“从数量方面描述客观世界是统计的宗旨”。在笔者看来,统计是一门工具性十分突出的应用科学:她从数理统计开始,经过一定的演绎、归纳过程,最终以定量的方法(如建立模型等)解决(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人类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供可靠的数值依据。
统计专业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既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又要求学生在数学方法(如建模或软件运用等)、经济学分析、金融实务、管理方法论等多方面有所涉猎。一个合格的“准统计师”所必备的素质或课程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预测与决策、数据处理实践、运筹学、社会经济统计、计量经济学、抽样技术与应用、管理学、市场营销与会计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实践等。鉴于统计专业的应用学科特性,有些大学会为学生安排一年制硕士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如牛津大学,其一年制硕士课程为Postgraduate diploma in Statistical Science。而一般而言,学生可以在一年修完规定的课程,第二年进入项目研究及论文写作阶段,从而于两年内拿到master of science in statistics。对于一些对“统计”比较感兴趣的学士学生来说,美国很多优秀的院校都为他们提供了“本硕连读机会”。通常,想申请“本硕连读”专业的学生要比申请普通的本科课程多递交一份research project statement,一些院校甚至规定此部分不得少于1000字,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因此,若想尝试“本硕连读”的学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申请文书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