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学经济?

麻正涛麻正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个可能有点偏题的答案。 关于「日本人为什么学习经济学」这个问题,最合适的答案应该问「二战后日本年轻人为什么选择经济学专业」…… 首先明确一点,在日本学经济不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至少从「社会认可度」这个角度考虑的话如此。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人(大学工学部),我并没有觉得在日本学工科有什么丢脸的,但是确实有很多朋友会下意识觉得学文科(尤其是纯文科的专业)的人脑子不太好使。比如我曾经跟一个做金融的朋友说过我想读经济学博士,他非常惊讶地说「你本来学的是文科,要考博士也应该是法学或者社会学吧」……

当然,这种社会观念上的差异肯定是因人而异的。

回到正题。 为什么二战后日本人选择经济学的比例高得惊人呢?原因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工资高而且就业容易。 我这里所说的「工资高且容易就业」指的是当时大学毕业生整体而言「找得到工作」「干得下去」的状况。

众所周知,二战后的日本面临严重的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高校毕业的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几乎都能找到对口的工作;然而文科类的毕业生就惨多了,除了极少数像政经法史这样「地位崇高」的专业之外,大部分文科专业的毕业生都得从「写简历→投简历→面试→等待通知→补查征信报告」的这个求职流程走一遭。

以我的母校为例,作为一所位于帝都的知名国立综合性大学,其文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在65%~70%之间徘徊,而工科生的就业率则稳定维持在98%左右——虽然「干不下去」转行的比例工科也要远远大于文科(据说有40%以上的法学院学生毕业后不做法律相关工作),但是从整体上看确实是「能找到工作」「能干的下去」的状态。

以「就业难易」作为择业考量因素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导致了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诸多文科专业「招人暴涨」,而像理工医类的专业则「供给不足」,以至于很多人为了报考这些冷门专业不惜重新修改志愿,甚至重新填报高考。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日本已经进入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列,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然过去,「经济发展」「财富创造」这样的词汇正在逐渐被「分配公平」「再分配均衡」等词语取代。因此在那时候的日本,经济学并不是一门「能赚大钱」「前途无量」的显学(虽然如今亦然)。

韶珠琬韶珠琬优质答主

因为, 日本的产业在二战前和战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日本的国民收入从1960年到2013年翻了4倍多, 而GDP却只增加了1.5倍左右(去掉通胀因素)。 在70年代之前,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推动力是日本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的腾飞。

之后呢?随着中东局势的风云变幻和世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剧增,西方国家的经济进入“滞涨”阶段——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抬头,社会矛盾激化……

所以啊! 美国需要日本这个亚洲国家,作为牵制东方大国的战略伙伴,帮助它稳住阵脚; 欧洲也需要日本作为平衡美国影响力的另一个支点,维持他们那边的稳定; 中国也希望日本充当一个缓冲的角色,保持国际关系的相对均衡。

于是乎,日本人就想出了这样一个法子,那就是通过经济学的理论指导来为他们的国家找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这是一种试图让国内经济走上新台阶的路径,一种“摸着石头过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