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有那么多学校?

干卫苹干卫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先说一下大学,其实很多大学的历史都是传承的,比如说我所在的学校,之前就是几间破屋子加起来的一所学校而已(当然现在也没好到哪里去)。学校的名字一直都是“某某工学院”,只不过后来升了本科,加了一个名字后面两个字“学院”变成了“某某理工学院”,但是学校代码始终不变,所以查询高考成绩的时候,我的志愿表上的学校名称永远是“某某工学院”。而我高考那年,刚好遇上国家教育部来检查各个学校编码是否正确,由于以前的学校是随便起的毫无逻辑的名字,所以查起来很麻烦。于是教育部的人就来到我们学校问校长,说你们为什么叫“XX理工学院”?校长一脸懵逼地说,就叫这个名字啊!教育部的人就说,你的学校全称到底是怎么样的?校长说,这个…我记不得了。于是一堆人跑去翻档案,终于找到了一个学校的证明,上面写了学校的全称“XXX工业学校”。

于是,本来没有“院”这个字的学校,因为要适应新的高等教育制度,而被迫加了“院”字。 至于为什么加个“X”呢,我想应该是防止重名吧。比如“北京交通大学”与“北方交通大学”(现在已经没这学校了)。

2、再说一下高中,高中就比较狗血了。 以我为例,我是04年读高一时建的校园网,当时学校只有一个校区,而且只有高三在读的学生,因此上网的人员并不多,学校为了管理方便将所有的学生都编成同一个号段,每个班有一个固定IP,然后用路由器分成若干个小网吧。

到了06年我读高二时,为了迎接高一年级新同学,学校新建了教学楼和公寓楼,并开通校园宽带,所有高一新同学都有固定的IP地址,但老校区的教室仍然使用交换机连接,每个教室有几个IP地址由老师确定。到了高二分科后,为了便于教学管理的便利,所有文科班设在旧校区,设立一个IP地址,所有理科班在新校区,也设立一个IP地址。就这样,整个学校分为两片区域,各用一个IP地址。

而到我在读大三时,学校为了改善教学条件,建立新校区,同时考虑到我校信息技术方面的特长,特地从其他校区挪了一个IP过来。以至于我毕业后找学校联系就业事务时,招聘者打电话到学校查询是否存在这个人,学校竟然查无此人.....

钱小美钱小美优质答主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什么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首先我们讨论的教育是狭义的概念(基础教育阶段);广义的概念是中国所有教育都在做,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这个概念就不在题主的问题里考虑了。所以先排除广义的“中国教育”。 现在回到正题 我认为中国的教育的核心的问题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它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变成一样的,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国现在的高考模式是什么?就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成绩差的学生考不上好大学就要被社会淘汰吗?当然不,条条大陆通罗马,只要他愿意,他可以走另一条路啊! 但是呢,这种路太崎岖了,不适合大多数人。于是就导致了现在这么一种局面,大多数人都挤在这独木桥上然后抱怨这桥太窄,只有少数人选择了那条艰辛的路,但那部分人又觉得自己运气太差了,为什么不让自己选择一条轻松的道路去上大学。 其实世界上哪里有什么捷径呀!如果你不想付出努力就想着轻轻松松的得到一个美好的结果那不是痴心妄想吗,除非你是中彩票啦或者国家给你一个名额啦之类的。不然怎么可能嘛!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哒。 如果想改变这一现状,我觉得必须改一下高考制度(不过好像教育部已经改革了考试政策,但是效果还没出来)。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改的话那么只能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力度和质量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