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入境能带烟吗?

邰彦皓邰彦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为下面的文章写一个中等长度的标题。

1月13日,一则“中国游客或将拒绝前往新西兰”的消息在新西兰华人圈内流传。该消息称,中国游客向卫生部抗议,由于其游轮在新西兰水域发生一氧化碳漏船事故,游客的健康受到威胁,中国游客要求拒绝对该艘游轮发放入境签证。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中国游客第一次提出类似要求。2011年,中免集团委托中国旅游集团向全球游客发出“健康警告”:因旅游沙滩被污染,中国游客拒绝前往塞班岛旅游。

在公共外交日益重要的今天,中国政府的全球游推广没有因为这次事件而受到影响,中国和新西兰两国政府也从未考虑过全面禁止中国游客前往新西兰。为何中国游客总是情绪性表达?为何不允许各国游客前往中国?为何在中国国际地位日益重要的情况下中国游客在海外总是一副受气的样子?

二、为下面的文章加一个副标题。

2007年5月16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政府与东盟国家政府关于禁止和管制濒危动植物贸易的协定》,对禁止和管制进口、出口及相关活动作了规范。

三、为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

什么是“公共外交”?简单地说,就是一国外交部门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向另一个国家的公众进行宣传,并影响其外交决策。

“公共外交”在不少国家都普遍存在,美国是典型代表。美国对其它国家的宣传被称为“全球信息传播”,由美国国务院和军方负责实施。美国“公共外交”的对象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

澳大利亚是第二个在中央政府层面设立“国际信息司”的国家。早在1960年代末,澳大利亚新上任的工党政府认为,澳大利亚应在对外信息传播上进行战略调整,以便在国际上更好地宣传自己的国家和党。为此,1969年澳大利亚外交部成立了专门的局级单位“对外政策协调处”。在国际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1975年, “协调处”改为“国际信息中心”,1981年又改称为“国际司”。

四、为下面的一段话加一个语气助词。

我最近刚刚在书店买了一套书,是关于苏东坡的,名曰《先生苏东坡》。书店服务员介绍说,这本书在日本的销量非常好。我买下书来,翻看内容,发现除了内容外,作者的文笔也很好。我正在看这本书的第二篇《雪泥鸿爪》,是记游日本的。其中有这么一句话:“苏东坡的词,在日本是流行歌曲。”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日本一渔民在卖鱼的时候,忽然来了灵感,写了一张纸,上面是苏东坡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那首,卖给游客。

我想,文化无国界,文学更不应该有国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