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招生注重什么?
1.先说一下普遍情况,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时,排名越高的学校,申请成功率越低,比如Top50的大学比Top30的,成功几率小很多;而同样在Top50或Top30内的某些学校在不同学生的申请中结果则差异很大,也就是常说的“标化成绩达标后,学校会看学生其他方面是否够好”。也就是说,除了成绩以外,课外活动、领导力、对社会的贡献、在校成绩(GPA)、个人陈述(PS)和推荐信的质量等等都会影响录取结果。
2.再来说一下大家最关注的竞赛和夏校问题: 建议同学们参加数学、计算机或者经济学等专业的竞赛,这些学科在申请材料中占的分量最大,也能体现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能力与潜力。理工科类的竞赛获奖率会比文科高不少,因为大部分美国大学的理科专业对中国学生的门槛相对比较低。但无论是否获奖都不要放弃申请的机会,因为面试时的表现以及文书材料能否充分展现学生能力也是决定性的因素。 有些同学会参加商科类赛事,这里建议成绩优秀的同学可以参加一些像“北美数学建模大赛”“希尔顿杯酒店及旅行业营销策划大赛”这样的赛事,虽然获奖几率未必很高,但是能拿到奖项对学生申请有很大帮助,尤其对于目标排名靠前的院校。 而像“丘成桐中学科学竞赛”这样含金量超高的竞赛,即使没有获得奖牌,只要能在比赛中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对之后申请也是大有裨益的。如果同学希望进入顶级名校,一定要积极参与这类难度高、选拔强但收益高的竞赛。 除了竞赛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申请时候要充分展现自己的特点,不要和其他千军万马挤在同一赛道上。
可以在文书材料中通过实例阐明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长,也可以有重点地列举出自己获得的荣誉、取得的成绩,或者在某个活动中担当的职责以及从中获得的成长和收获来凸显自身的优势。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竞赛还是夏校,选择与自己将来所选专业相关的项目才会有最大的胜算,因为学校在评估你的申请材料时,往往会先考虑你今后是否能在这个专业领域做出贡献,进而才考量你是否能在这个学校这个大圈子里获得发展。所以大家在准备此类活动时一定要深思熟虑,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