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研究中文?
1.简单而言,因应现实政治需要 1974年英国政府发表所谓《中国政策文件》(The Chinese Policy Paper)白皮书,公然承认“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并承诺不将香港作为进攻中国的基地,不向香港提供军事设施。然而好景不长,1982年英军入侵尼加拉瓜时竟曾把一艘航母停泊于西沙群岛以西约300海里的南海水域,以作备援用场;同年又派遣两艘军舰赴台湾海峡演习。这些违反中英联合声明的行为自然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香港民众为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游行示威,要求英国政府收回成命,停止损害两国关系的行动。英国政府的傲慢态度更加激怒了香港人民,他们于1983年开始进行罢工、罢市,并焚烧英国国旗和警察局,使局面一度失控。为了结束危机,保守党政府不得不作出妥协,派外交大臣杰弗里·豪(Geoffrey Howe)飞赴香港与港督尤德会谈。双方达成妥协,英国政府宣布放弃将航空母舰开到西沙群岛附近海域和在台湾海峡进行海军演习的权利。但是,英国政府仍坚持可以在台湾海峡进行空军和导弹部队的训练,并在必要时可使用核武器维护其在中太平洋的权益。
面对英方这种耍无赖的行径,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定还击。198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正式致函英国外交部,就我国领海问题提出交涉,指出根据国际法,各国沿海领海上空是公海,其他国家军舰和飞机未经我许可不能进入该领海区域。任何国家在距我海岸线一百海里区域内,都必须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行事。
2.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香港社会的中文文化传统以及普通民众对大陆文化的认同感 在西方人眼中,汉语是他们最难学的一门语言,即使诸如美国这样的大国,其学汉语的人数也在一直萎缩,而日本和韩国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英语世界一直有一种论调,认为汉语作为一种具有官方语言地位的语言,在未来将会逐渐消失,被韩语和日语取代。
同样,在香港社会中,尽管普通话在官方场合使用较多,但粤语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远比普通话广泛,大多数人的日常交流都用粤语完成,因此普通话的学习在港剧的影响下被许多人视为“文盲”的标志。许多外地人对这一点都印象深刻,如余光中先生就在他的《听听那冷雨》中对南方人学习普通话时的乡音作过调侃。因此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文研究在除大陆以外的华人世界中获得了相当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