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术有哪些?
日本美术从时间上大致可以分成古代美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192年)、封建时代美术(公元1192年至1867年)、明治维新后美术(公元1868年至今)三个时间段。 其中,古代美术包括从日本上古时期至飞鸟时代末期(538-710)的宗教美术和古代日本的雕塑与工艺美术;而封建时代的美术则包含京都美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平安时代(794—1192)的绘画、雕刻以及建筑等。在这个时期,日本美术在传承古代传统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鸟居本尊》 11世纪的日本进入平安时代,佛教在日本盛行起来,很多寺庙建筑开始被重建或者修建,同时期的绘画和雕刻也体现出浓郁的佛教气息。这幅《鸟居本尊》是位于京都的金阁寺(又名鹿苑寺)的正门,全名叫“凤凰来仪之宫”,内部供奉着一尊金箔漆器的阿弥陀佛法像,这是日本最著名的佛像之一。
《源氏物语》绘卷,12世纪,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馆藏 这幅描绘了日本平安王朝贵族生活的《源氏物语》绘卷是日本绘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作品。它采用了线描画法、人物轮廓用墨色勾勒,人物形象秀雅、服饰精美的特点也被后世大量借鉴。除了这一幅之外,该馆还收藏有另外六幅相同的画卷,一起被称为“源氏七本目”。
《信州入道斋藤朝兴》,13世纪,大阪市立美术馆馆藏 这是一幅描写13世纪初社会名流生活情景的画作,也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日本彩色印刷品。作者是“黄檗派”的僧人,他采用浅浮雕的方式将画面刻于木纹比较细密的杉木板上,再用颜色进行涂绘,因此能够保留至今。这种工艺方式对后世日本的版画制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山文学图》,15世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馆藏 这幅长一点的《五山文学图》生动地展现了十五世纪日本五山禅僧的文人生活。五山是指今天东京都内西、北、东三条路上的五个寺院,它们分别是禅僧的居所,同时也是文人和书法家聚集的地方,从而带动了当地文学的发展。图中正中央双手合十跪坐在佛龛前的是临济宗的创始人,他的身后便是五山的建筑物。画面的左右两边分别介绍了五位文人的故事,他们的身份都是出身名门、仪表堂堂、才华横溢。整幅作品色彩艳丽、细节丰富。